2025年04月21-22日,水禽(肥鵝肝)大健康養(yǎng)殖減抗技術交流會在安徽省霍邱縣、阜陽市等地區(qū)進行,廣東海洋大學濱海農業(yè)學院動物科學系賈汝敏教授、高山集團營銷經理胡成志、霍邱縣花園鎮(zhèn)塔橋興牧獸醫(yī)張玉云老師及養(yǎng)殖場嘉賓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會議。
廣東省水禽產業(yè)技術體系崗位專家、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、廣東海洋大學濱海農業(yè)學院動物科學系賈汝敏教授作《肥肝鵝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及形成原因探討》的報告,主要分享肥肝鵝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、形成的原因以及中藥應對方案。并從水禽的多種常發(fā)病如呼腸孤、流感、黃病毒、副黏病毒病、小鵝瘟和痛風等的特點、主要癥狀和病理變化特征作了分析,指出養(yǎng)殖水禽病的防控是一項系統(tǒng)工程,要從“養(yǎng)、防、檢、治”做好防控,特別是要做好養(yǎng)殖日常管理以及使用中藥做好定期預防等。
賈汝敏教授親自走訪當地養(yǎng)殖場,了解到當地的主要養(yǎng)殖品種皖西白鵝和朗德鵝,目前存在抗病能力下降,填飼周期延長,飼料耗費提高等情況;常見疾病有痛風,黃病毒,安卡拉,呼腸孤等,甚至出現多病毒混感現象。賈汝敏教授推薦定期使用高山產品如風道,六康,脾胃舒等;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案,從第1天鵝進場到第5天使用強力粵威龍和脾胃舒。從第6天到第10天用風道和六康。第11天到15天停用5天。從第16天到第30天,連用15天脾胃舒和風道,21天到出欄再使用脾胃舒一次。
一個天然高山中藥產品,是一個證候的綜合應用方案!水禽養(yǎng)殖一旦患病,其生產性能如:肉料比、產蛋量、配種能力、孵化率都會受到明顯影響,因此,必須高度重視其疾病防治工作,除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疫苗外,科學飼養(yǎng)管理,并結合目前流行的各種諸證,應用好高山中藥相對應功能產品,長期或定期添加使用中藥,做好定期凈化或預防,或者臨床緊急處理,有助于減少異常損失,有助于穩(wěn)產和高產,避免因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。